关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安徽省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申报的通知
    

各位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安徽省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合作设立。2025年度博士后基金安徽联合资助于31日开始申报,资助人数3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18万元人民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资助人员将同时获得安徽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A档(20万元)。已获相关资助的不再重复资助。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5)》的要求,我校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安徽省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申报工作现启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无科研失信行为。

2、拟进站人员须是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满足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202431日(含)以后进站,进站时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拟进站人员和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依托科大的科研流动站申请,且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4、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331日后出生)。

5、进站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申报项目为非涉密项目。

6、拟进站人员一般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学术造诣深厚。

7、拟进站人员应符合博士后进站相关要求,获选后须在资助名单公布后6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助资格。办理进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8、博士后基金安徽联合资助参照特别资助管理,不得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其他博士后基金联合资助、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国家实施的博士后国(境)外派出类项目同时获选。在上述项目未公布获选结果前,可同时申报。

9、不支持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流动站申报。


二、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安徽省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身份证明材料、《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申请人自行上传电子版材料。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1、《申请书》由系统生成。其中,“二、学术及科研情况(二)科研成果和奖励”中要求填报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5个。

2、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毕业证扫描件;应届博士毕业生尚未取得博士学位证书的,须提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扫描件(或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

3、《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bshjjh)“资料下载”专区下载。

4、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是指《申请书》“二、学术及科研情况(二)科研成果和奖励”中填报内容对应证明材料。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三、申请材料的提交

1、申请人自202531日至2025331日通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博士后基金申报”栏目,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选择“博士后基金安徽联合资助”,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生成《博士后基金安徽联合资助申请书》,上传相关推荐意见和证明材料,并提交。

提示:申报截止日期前,申请人对已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材料有修改需求时,需逐级申请驳回。

2、学院审核(202541-47日)。学院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审核申请材料,并提交至学校审核。

应严格审核申请人网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和原件的一致性;应认真核查申请人科研诚信情况,在科研失信惩戒期内的,不予推荐申报。


联系人:曹幸茹 联系电话:63600154

联系邮箱: ustc-postdoc@ustc.edu.cn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2025212日      


Copyright 2006-20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皖ICP备0500252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