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对口合作发展联合基金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学校与西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推动人才合作交流,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经商议决定共同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对口合作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对口合作发展联合基金实施方案(试行)》(校科字〔2023194号),学校现启动2025年度基金申报工作。现将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定位

基金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学科优势和区域特色,瞄准解决共同关心的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和区域重大需求,通过支持双方科研人员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助力双方协同创新,加快推动相关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双方学术交流。

项目拟开展研究内容不得与已获国家、省市计划支持、企业委托或其他校级项目内容重复。

二、重点支持领域

(一)材料科学与交叉创新

1.先进材料设计与工程化调控

面向国家战略产业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聚焦能源存储材料、含能及催化材料等,通过设计与调控实现材料性能优化,满足不同领域需求。

2.金属基材料设计与服役性能优化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金属基材料的需求,针对高温合金、增材制造构件等金属基材料,优化设计以提升其服役性能,保障工程应用安全。

(二)生态环境与核安全

3.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控技术

针对重点流域生态屏障建设与工业污染协同防控需求,重点开展新污染物防治、尾矿库风险防控等技术研究,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污染风险。

4.核能系统安全与核技术应用

围绕核设施安全运行与核医学诊疗设备国产化目标,关注核废物处理、医用同位素制备等领域,保障核能系统安全,推动核技术在医疗等领域应用。

(三)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

5.通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面向智能制造产线升级与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重点研究智能故障诊断、边缘计算决策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6.航天航空装备前沿技术与工程攻关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火箭发动机部件、高性能无人机制造等工程需求,聚焦热防护材料、发动机部件制造等前沿技术,攻克工程难题,提升航天航空装备性能。

(四)基础科学理论与工程应用

7.基础数学理论及工程优化应用

立足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建模与优化,重点开展拓扑优化算法、复杂流场处理等基础数学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工程优化。

8.物理力学交叉与工程应用

立足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工程需求,探索多物理场耦合、微纳尺度力传递等物理力学交叉问题,推动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项。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资格和要求:

申请人应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经历和研究条件的在职科研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并能遵守科研规范、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等要求。要求双方科研人员组成团队联合申报。

联合申报团队根据重点支持领域自由选题申报。联合申报团队应开展互补的实质性研究工作,申请需充分体现合作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二)申请方式:

请各单位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申报人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申请书(见附件1)。申请书中应由项目负责人、参与人签名及所在二级单位签章。各二级单位将推荐项目汇总清单(见附件2)和申请书电子版于材料报送截止时间前发送到chlxu11@ustc.edu.cn,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一份)签字后提交到科研部基础处(东区老图书馆315室)。

(三)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51028日。

(四)限项申报规定:

1.申报人同年只能申报(包括负责和参与)上述基金项目限为1项。

2.项目负责人同期只能牵头负责1个项目,负责与参加合计不得超过2项。

3.未结题项目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

4.项目不重复支持。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成林

电  话:63606791

Email:chlxu11@ustc.edu.cn

地 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老图书馆楼315


科研部       

2025年10月10日




Copyright 2006-20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皖ICP备0500252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