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举办系列专业导航活动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印发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围绕学校“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增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于近日组织本科生前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参观,并举办我与科学家面对面首场报告会,邀请孙立广教授做主题报告。

10月24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20级、2021级本科生前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参观,开启了此次系列专业导航活动的序幕。环境专业校友、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罗宇涵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院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科研条件以及科研成就,讲解了成像光谱技术研究室的基本概况、研究方向以及学科方向。随后,同学们进入FTS实验室,实地了解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其中,由光源腔、动镜扫描腔、干涉仪腔等组成的光谱仪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在去年远赴武汉抗疫的大气环境立体探测车以及多波长拉曼水汽激光雷达前,同学们深入了解探测车的原理及其抗疫经历,深深感受到科研人员不惧风险、逆势而行的奉献精神。

当天,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同学们聆听了核聚变实验四代装置和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讲解,在参观了著名的EAST控制大厅后,同学们进入EAST装置大厅并近距离观看了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作为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为人类核聚变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考察等离子体所时曾说:“核聚变能研究工作为人类在选择未来能源方面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10月27日下午,孙立广教授受邀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生作题为《从企鹅古生态到南海古海啸:闲话风马牛的相关性》的主题报告。他从自己在南极科考的经历和自己的几个“梦想”出发,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事例,讲述了去南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出原始创新工作。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沿着前人的脚印走,但要走出自己的脚印;要提出一流的问题,做一流的工作;要做有意义的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自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从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科研视野,让学生牢记“科教报国”的初心使命,夯实人才强国的根基。力争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