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这一新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政策出台后,中科大附中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讨论前期推进工作中的困难、对策,初步形成了“课后服务+第二课堂”融合服务机制,将“5+2”课后服务落到实处、做到细处,即“每周5天课后服务”与“每周学生最多可选4节第二课堂”形式相结合,让课后延时服务落地生“花”。
![](/__local/5/E8/20/0C8860440407C41861983C0EF61_ACE76963_103200.jpg)
![](/__local/A/B4/27/72B45B6477433EDF83A28827635_F4A7B1CD_E3524.jpg)
![](/__local/E/5D/94/F58BB45A8A7427703BA49F1C0B5_E2A60574_2A7C0.jpg)
![](/__local/A/21/A9/D3299E5559A9485E831F4920FF5_6652F409_F9349.jpg)
学校坚持系统提质、“五育融合”,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涵,在向学生提供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共同阅读的同时,开设了以“品德与健康、科学与数学、阅读与表达、艺术与审美、劳动与生活”五大板块为框架的第二课堂,涵盖体育、舞蹈、绘画、乐器、编程、辩论等数十余种类别140多门课程,构建了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将课后延时服务与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大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学校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机制,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系统梳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列清单、建制度、抓考评等措施,确保延时服务科学规范。
为凸显课后服务的公益性质,学校坚持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努力激发本校教师的潜能,盘活各类校外资源,邀请退休教师、文艺名家、家长志愿者等广泛参与,如:大学老师、非遗传承人、优秀专业教练等,助力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等难题。
面对课程多、系统变化大、选课技术难度增加等情况,学校积极争取大学的技术支持,有效运行选课系统,保障每位学生的选课顺利进行。针对中途回国子女的课后服务,学校还制定了《第二课堂课程补选方案》,确保“学生有需求,学校就满足”。
中科大附中扎实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更有温度的教育,真正让延时服务更有力、管理更规范、服务更温馨、育人更精准。
(基础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