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中国科大“理实交融”马理学科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东区教学行政楼开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广岭教授应邀线上作题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及校内外听众100余人在现场和线上聆听了报告。
肖广岭首先对《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背景、成书和出版、书的结构及其理论地位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写于1873年至1882年间的《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了自然运动的辩证法,与马克思揭示社会发展辩证法的经典著作《资本论》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翼。为了完成这一著作,恩格斯用多年时间系统学习自然科学,不仅对当时自然科学已经达到的最新成就实现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把握,而且从自然观、科技观和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期间,恩格斯应邀撰写《反杜林论》而暂时放下《自然辩证法》的写作,马克思逝世后他又全身心投入《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的整理和出版,以致于直到逝世也未能完成最终写作计划。就全书结构而言,恩格斯在逝世前将手稿181个组成部分(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段、2个计划草案)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是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及札记。
肖广岭认为,《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仅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探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从而引起自然观的伟大变革,还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为自然科学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逻辑等伟大的认识工具。
接着,肖广岭从七个方面对《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讲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物质运动的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肖广岭重点介绍了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诸多有价值的观点,譬如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以生动事例彰显了辩证法对于进入理论领域后的自然科学的极端重要性,批判了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提出学习辩证法能加快自然科学家“复归到辩证法思维”;概括了辩证法三大规律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原因与结果等重要范畴的辩证关系;描绘出自然界运动和发展的辩证图景,呈现出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宏大理论视野;分析了劳动何以能够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阐明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核心观点等。
最后,肖广岭结合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对《自然辩证法》的影响和当代价值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认为,《自然辩证法》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洞见兼具哲学意义和科学意义,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自然辩证法》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为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等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技发展和创新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都能从《自然辩证法》中找到思想源头,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在交流互动环节,肖广岭着重分析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强调《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辩证思维和理论思维的重要性的理论阐释,对于新时代弘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整场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然辩证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内容翔实、逻辑清晰、视野宏大,展现出报告人深厚的研究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座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刘立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希望马院广大师生能从本场讲座中领悟学习经典著作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长期研读、重点研读、深度研读,努力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照着说”,更要树立“接着说”的志向;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文本研究,更要坚持理实交融,立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实践,做具有中国科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